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數據分析】最大型新型肺炎研究出爐:哪些人死亡風險較高?

【數據分析】最大型新型肺炎研究出爐:哪些人死亡風險較高?

健康大晒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日前(17日),在《中華流行病學雜誌》上發表有關新型肺炎目前最大型的研究論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徵分析》,分析中國內地截至2月11日的7萬多宗新型肺炎病例。研究指出,八成個案病情屬輕微至中等,男性病死率比女性高,而80歲或以上患者病死率最高,超過一成。研究亦披露早在去年12月31日前,內地已有百人感染新型肺炎,15人死亡。

 

註:病死率為確診病例死亡總數除以確診病例總數

 

年老、有其他疾病患者病死率高

 

  研究檢視2月11或以前的72,314宗個案,當中有44,672宗確診個案(61.8%),16186宗疑似病例(22.4%),臨床診斷病例10567宗,無症狀感染者889例。確診個案中,患者年齡集中在30-69歲,51.4%為男性,超過7成個案來自湖北省。4萬多宗確診病例中,有1,023宗死亡個案,病死率為2.3%,而男性病死率(2.8%)比女性(1.7%)高。

 

  研究數據亦指出,本身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死亡率較高,有機會因新型肺炎造成的併發症死亡,當中有以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死亡率最高,其次為糖尿病與呼吸道傳染病。而就年齡組別而言,患者的死亡風險會隨著年齡增加,40歲或以下組別的病死率均低於0.5%,50歲或以後的病死率逐漸上升,80歲或以上人士的病死率達14.8%,為所有年齡組別中最高;而9歲以下的兒童沒有錄得死亡個案,但出現至少2宗經母親傳染的新生兒個案。

 

 

研究指大多數死亡患者為60歲或以上,並且患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約1,700醫護受感染  重症比例逐漸下降

 

  研究亦披露醫護人員感染情況,422間診治新型肺炎的醫療機構中,有3,019名醫護人員接受診斷,當中1,716位醫護人員確診,5人死亡。研究分析1,688名醫護確診個案,85.4%為輕症,病死率亦低於其他病例,研究人員指主要原因與年齡有關,大部分醫護感染人員在60歲以下,而死亡主要發生在60歲以上患者。5名不治醫護人員中,包括最早揭發疫情的眼科醫生李文亮,以及武漢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

 

  武漢最多醫護受到感染,錄有1,080宗醫護確診病例(64.0%),醫護重症亦集中在武漢;但武漢醫護重症比例,從一月初最高峰38.9%,回落至二月上旬12.7%。研究指目前未有證據顯示醫院出現超級傳播者,醫護人員受感染和防護失敗的具體原因仍待深入調查。

 

疫情早於十二月爆發

 

  上年12月武漢傳出「不明肺炎」,直至12月31日內地首次公佈疫情,指華南海鮮市場出現「病毒性肺炎」,有27人感染,當時武漢衛健委指未有明顯人傳人證據,亦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然而是次報告顯示,原來早在去年12月31日前,武漢和湖北省內已現104宗個案,並錄有15人死亡;10日後感染個案上升至635宗,並以武漢和湖北省為中心,向外擴散至20個省份;之後疫情急速惡化,踏入1月11至20日,亦即內地春運開始後,確診人數急升至5,417宗;1月21至31日疫情在全國31個省份爆發,10日間增逾3倍;2月疫情回落,首10日新增12,000多宗。

 

疫情以湖北省和武漢為中心,逐漸蔓延全國。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徵分析》報告截圖)

 

  研究人員表示,疫情在1月24至28日到達第一個流行峰,除2月1日單日有異常高的數值外,整體呈緩慢下降。研究人員續指,雖然疫情形勢有下降趨勢,但疫情尚未結束,復工後有大量人口流動與接觸,增加新型肺炎傳播風險。而直到今日午夜(19日),內地全國新增394宗確診個案,單日增幅為1月27日以來,首次低於1,000宗。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徵分析》報告截圖)

 

  資料來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徵分析》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