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1/10機會中招】關注身邊長者:五個認知障礙特徵你要知

【1/10機會中招】關注身邊長者:五個認知障礙特徵你要知

健康解「迷」

  「認知障礙症」,年紀愈大愈需提防。有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指,本港65歲或以上長者中,每10人便有1人患此病;推算本港約有18萬名患者。惟不少人掉以輕心,或恐懼被當成「癡呆」而諱疾忌醫。其實,如患者及早診斷及介入治療,不但可緩減惡化速度,長遠來說治療費用亦可大大減低。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劉國光指,據世界衞生組織報告,中風、心臟病、愛滋病等在2000至2010年死亡率下降,惟認知障礙症增最少6成以上。

 

劉國光醫生

 

10個65歲或以上長者 1個患上

 

  「衞生署數據和本地研究顯示,本港65歲或以上長者中,每10人便有1人患病;85歲或以上群組,每3人便有1人患病;推算今年累計已有18萬名患者,料2039年會升至逾33萬人。」

 

  劉醫生解釋,認知障礙症是不同腦病的統稱,最常見是阿爾茲海默症,佔整體患者約60%;其次是血管型認知障礙症,如中風等導致,約佔25%。「之間15%患者是兩者兼有的混合型,其餘則是因維他命B12缺乏、甲狀腺問題、長期未治療的梅毒或腫瘤等原因導致。」他指,據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定義,認知障礙症涉及一個或多個腦功能受損,包括學習和記憶、語言、執行能力、複雜注意力、知覺運動和社會認知。「至於病理學的原因,僅知阿爾茲海默症患者腦內傳遞物質(乙酰膽鹼)減少,致腦功能漸減弱;而血管型患者則因中風等後遺症造成腦功能減弱,會來得較急。」

 

 

未有根治方法 行為治療紓緩

 

  劉指,認知障礙症暫未有根治方法,但及早確診及介入治療,能有效減慢惡化︰「治療成效方面,約7成可歸納為行為治療作用,即治療師通過訓練、活動記憶法等訓練病人思維能力,亦鼓勵患者組成小組,通過增加社交活動,令病人增加表達、與人溝通,避免腦功能惡化;約3成的成效可歸納屬藥物治療作用,但藥物僅能緩解,且只適合早期或中期患者,晚期的作用將非常小。」

 

  劉醫生提醒︰「部分家屬認為,認知障礙症無得醫或有逃避心態,對治療消極,如患者不愛外出,就任由他足不出戶,結果病況更易轉差。」他指目前海外研究顯示,多運動者患病風險較低︰「2014年有研究指,若患高血壓、糖尿病、教育水平低、肥胖或有抽煙習慣,患認知障礙症風險會增4至5成。」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