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2/2023
《毒舌大狀》大破港產片票房紀錄,反映香港影迷口味轉變?
2月7日,電影《毒舌大狀》在香港的累積票房超越8,200萬元,上映18天已成為香港歷來最賣座的華語片;而在這個排行榜居於亞、季軍位置的,則是去年上畫的《明日戰記》和《飯戲攻心》。這些紀錄足以證明,香港電影市道復甦已是不爭的事實。
當然,若果考慮到電影票價上升的因素,則上述數片仍未算是香港最受歡迎或最多觀眾的電影。有影迷按照歷年戲票價格計算過港產片的入場人次,位於榜首的是《最佳拍檔》(1982),當年票房約為2,600萬元,人次約211萬。《毒》片於2月7日公佈的入場人次剛超逾100萬,即使到落畫時再增加50萬人次至150萬,仍未足以打入人次排行榜十大──在該榜目前排第10的是《猛龍過江》(1972),入場人次約163萬。即使如此,由去年夏季起多部電影獲得理想票房,無疑為低沉已久的電影業打了強心針。
與《明》片和《飯》片相比,《毒》片和去年另一部電影《正義迴廊》(票房逾4,200萬元)能夠大受歡迎更令人意外。即使不深入分析電影內容和水準,單看表面條件,《明》片和《飯》片都比較具備賣座元素:前者那種機甲科幻電影雖說是港產片罕見的類型,但片中包含大量動作元素,加上近年不少賣座西片出現的電腦特技,再配合多名一線香港明星,包括古天樂、劉青雲、劉嘉玲等,票房理想實屬正常;至於後者,原本是去年賀歲片,情節和笑料並不跟隨過去賀歲笑片的套路,擔綱的演員也不算天皇巨星級(當時黃子華應未算是),但畢竟是喜劇片,全程輕鬆熱鬧,娛樂性豐富,能吸引大量觀眾也十分合理。反觀《毒》片欠缺了動作和喜劇這港產片兩大賣座保證元素,卻仍能脫穎而出。法庭片在港產片中不算罕見,但卻從來不是最為賣座的類型。香港影迷印象較深刻的有《法外情》(1985,吳思遠導演)和其後數部同系列作品,該片當年在香港的票房接近1,200萬元,僅可算是中上成績。因此,《毒》片的成功之道更值得探究。
上世紀80年代的一系列港產法庭片強調戲劇衝突,煽情為主,並不追求寫實,有關法庭訴訟的描寫往往距離實況頗遠。相比之下,《毒》片的實感較強,但在法律相關細節上仍不算十分寫實,例如撇除了事務律師在訴訟中應有的角色。整體來說,這部電影還是以奇情案件吸引觀眾,務求情節峰迴路轉,引人入勝,因而間有不甚合理的鋪排,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鍾家母女與她們的法律顧問董衛國(王敏德飾)竟選擇在戶外地方談論案情機密,讓林涼水(黃子華飾)一方可以偷錄到內容。論敘事手法和場面設計,《毒》片勝在節奏明快,簡單易明,相比近期多部同樣口碑甚佳的港產片,較少含蓄或複雜的設計(這不一定是優點或缺點)。
由此看來,《毒》片可算是過去港產法庭片的改進版,內容和技巧有明顯進步,但是基本套路沒有大變,那麼這個類型的電影會突然成為票房冠軍,或可推論真正轉變了的是香港觀眾的口味。「邪不能勝正」從來都是華語電影一個重要的主調,過去幾年香港經歷很多變遷,港人對這個理念可能有不少反思。當觀眾看到鍾家權傾朝野,甚至可以佔據法庭旁聽席所有座位,會有甚麼體會?
片中信手掂來都是這種可供觀眾自行解讀的細節,筆者再舉一例:電影描寫三個不同世代的大律師,最為正義的其實是最年輕的方家軍(楊偲泳飾演),一開始已堅持認真按行內守則處理案件;反觀中年一代的林涼水曾經急功近利,試圖靠攏權貴,後來才痛改前非;而最腐敗的則是三人中行內地位最崇高、年紀最大的資深大律師董衛國。這是否《毒》片創作者對香港不同世代的觀感?
更易直接引發觀眾共鳴的,自然是片中對白傳遞的訊息,不論是「Everything is wrong」,還是「法律面前,窮人XX」都在網絡上瘋傳。類似的「金句」不單出現於《毒》片,同樣見諸多部過去大半年廣受好評的港產片──「屋企人喺邊,邊度就係屋企。」(《飯戲攻心》);「屈我啦!屈我啦!我冇問題㗎我!」(《正義迴廊》);「個世界X,唔代表你要做X人。」(《窄路微塵》);以至剛公映的《風再起時》中許冠文飾演的廉政專員在片末頗長的英語獨白等,都足以讓今天的香港人深思,也成為電影的賣點之一。
這些意在言外的訊息可能是電影的主旨,也可能只是電影創作人在適當時機「借題發揮」。這種做法在過去的港產片中也並不罕有,在徐克的電影中尤其常見,但卻甚少受到觀眾重視和熱烈談論。不過,經歷時代轉變,港人很可能更重視在電影(以至其他流行文化作品)中尋找寓意──或至少是情感宣洩。
目前很多人都在討論香港電影工業出現小陽春後應該何去何從。筆者認為,《毒》片給我們的啟示,正是大場面製作和傳統天皇巨星的叫座力已告減弱。一方面,影壇將會出現新一批的第一線紅星,說男演員,黃子華大概已成事實,其他具備潛力的還有謝君豪、張繼聰、呂爵安、劉俊謙等,女的則可能是鄧麗欣、余香凝、蔡思韵、王丹妮、廖子妤和袁澧林。另一方面,香港電影應更為著重傳遞令觀眾有共鳴的訊息,未必要作為影片的主題,在片中側寫一筆或許已起到作用。
香港電影業近年另一作風也應該為業界帶來一點啟示。大概是10年代中期,港產片開始有台前幕後人員在上映時到戲院謝票,到去年中戲院重開、電影出現熱潮,謝票更已成為港產片不可或缺的推廣模式。對觀眾來說,與過去數十年電影宣傳依賴在大型傳媒投放廣告相較,謝票(加上社交媒體)明顯來得更為親切和人性化,也可以從中獲得更多訊息和感受。
近距離、著重與觀眾互動、提供細緻而個人化的訊息……對香港電影工作者來說,不單應用於以謝票作宣傳,更是電影創作應走的方向。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