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2
美國式的生存權
1944年,二次大戰期間,四個住在紐約的愛爾蘭裔美國人尼蘭(Niland)兄弟一同參戰。三哥是傘兵,6月6日在諾曼第陣亡;翌日隸屬步兵團的二哥在諾曼第猶他海灘登陸時也遇難;一個月後,隸屬陸軍航空兵的大哥失了蹤,有傳他已在緬甸陣亡。
三兄弟的死亡報告傳出後,軍方為免尼蘭家一門四子都葬身戰場,於是軍職空降師的四弟立即被嚴密保護,送回美國。
尼蘭四兄弟的故事後來被寫進戰爭傳記,更被大導演史提芬史匹堡拍成著名電影《雷霆救兵》,由湯漢斯主演,贏得1998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等5項大獎。
為甚麼提起這段歷史?因為《雷霆救兵》及尼蘭兄弟的故事深深地影響了我這代人的美國印象。為了一個小兵的性命,一整隊人在槍林彈雨中找尋、護送,以保尼蘭家最後一點血脈。《雷霆救兵》之後,很多美國戰爭電影展現出來都是同一種意識形態:無論小兵小卒、還是一條屍、一面國旗……冒死都要搶回、救回、抱回國土,這種對生命的平等看待,就是我成長年代認識的大美國。
原來,一切不過是場戲。
《雷霆救兵》的真人真事,是因為這四兄弟的故事有政治宣傳價值,那小兵四弟才得以逃離戰場、永享天年。如果,你的命影響到我利益,又或者,你的死沒利用價值,那就可套用一句廣東俗語:你死你事!
最近一則《華盛頓郵報》記者被活生生肢解的新聞,美國總統反應出奇地冷靜。按美國對人權、對新聞自由的重視,按美國歷來的行事模式,一個美國記者被沙特阿拉伯行刑隊如此殘忍虐殺,特朗普理應一個飛彈丟到利雅得,又或者中止與沙特一切合作、停止一切生意往來、甚至到聯合國呼籲全世界制裁這個國家,看北韓被趕盡殺絕到油都沒一滴、菜都沒一條就是最好例子。
然而,看特朗普上任第一個出國外訪的國家就是沙特阿拉伯,這個有錢「朋友」上年5月更一口氣幫襯美國簽下4500億美元訂單,其中1110億是買軍火,在這大大大生意下面,一條人命又算甚麼?特朗普更講明,反對停售武器予沙特作為懲罰,那麼,《雷霆救兵》式人權觀念,原來都是戲而已。
近日美軍又再次率領盟友空襲敘利亞平民區,造成62名無辜平民死亡。美國式的生存權利再次得到確認,活著、人權,原來只限於美國人擁有,而且是有利用價值的美國人,其他人命,一錢不值。
樂本健【雙11感謝祭】雙重優惠、多買多賞►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