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2017
一間小書店的傳奇
幾個月前,我介紹過一本書《小鎮書情》,講一個在瑞典書店工作的28歲愛書少女,千里迢迢到美國一個小鎮找一個筆友——一個愛書老人,到後竟接到老人的死訊,於是她流落異鄉,卻在這個沒什麼人看書的小鎮開起一間書店,並取得成功。
近10多年來,看書的人已愈來愈少,經營書店越益困難。但是,仍然有不少愛書人,而且愛得相當執著。我也是其中之一。香港的書店經營除了一些大型連鎖店之外,一些二樓書店的經營越趨慘淡,能夠堅持下來更是難能可貴。
最近讀了一本關於一間香港小書店和它的經營者的書,作者是拍過《金雞》、《記得香蕉成熟時》等電影的導演趙良駿,書名叫《七千零七夜戀戀書廊》。
這書寫的不只是一間小書店,而且是一個書店從業員的30多年的書店生涯,她的青春,她的經歷,她的成長,她的堅持。《七千零七夜戀戀書廊》由書店、店主、書客、作家,串起香港30多年的變遷故事。
「七千零七夜」,那是指作者與這家書店及店主結緣整整20年。趙良駿除了是導演,也是攝影家,遊記作家。1992年從加拿大回流香港,偶而踏足這家書店,據他說,就像「走進了壺中天地」,每天在這家書店流連,一瞬間就過了七千零七夜。多年來,他常有衝動想把在這書店中看到的人與事寫出來,直到一個夜晚……。他斷斷續續寫了10年,終於寫成和出版了這本《七千零七夜戀戀書廊》。
是哪一家書店?是北角英皇中心地庫的森記圖書。沒錯,就是曾經被傳媒報道養了許多貓的貓書店。店主陳小姐,書中叫她阿琁。《七千零七夜戀戀書廊》是一間書店的傳奇,一個人的傳奇。
開頭幾頁,是一些照片和作者寫下幾句話,這些話像詩句:
「一朵很輕很柔的雲/如讀完一本好書後呼出一口餘韻……」「有些光輕灑下來/暖而不灼/帶片陰涼」「有些雜碎/拼湊得宜/可變藝術」「有些事/發生了/又消失了/但不會忘記」……。
那是作者的良好願望,因為有些事,發生了又消失了,而且也被人忘記了。尤其是一些平凡人經歷的可堪記憶的人生故事。
比如森記圖書的阿琁。她1978年從福建來香港,放棄收入較多的工廠工作去森記圖書做兼職,只為了可以與書接觸。就這樣一做就30多年,期間經歷老闆轉換,她從店員做到擁有四分一股份,其後老闆移民,把股權全部轉讓給她,她成為獨當一面的店主。她每天從早工作到晚,一人當十人用。從老闆的輕易放棄,就知道這行業的經營艱辛。
30多年的書店生涯,親歷了許多變遷。由翻版武俠,繼而出版武俠書。金融海嘯後,因緣際會,成為港漫代理商,進而統一台灣的港漫市場。後來因台灣方面的代表改赴福州,而結束代理。輾轉買下代理台版書的有成出版社所有庫存,另開二手書店,開拓客源。
經營書店的一道道難關,很多人因此放棄了這個難以維持的行業,但阿琁總是念著小時候一次需要勇敢面對恐懼時的咒語:「不用怕,不用怕,明天這時候,就過去了。」咬著牙,度過所有難關。
小小一間森記圖書,受到媒體報道和追訪,是因為那裏收養了許多流浪貓,吸引城中愛貓族前來看貓和玩貓,森記成了貓景點。每逢夜晚,阿琁抬出一疊貓盆貓糧,放在走廊中間,四面八方就跑出十幾二十隻隱藏的貓,開始它們的大餐。一些愛貓族流連著欣賞群貓盛宴。被傳媒問她養過多少流浪貓,阿琁說,幾年前在登記簿數過,有700多隻,近年她承受不起病貓的醫療開支,收留少了。阿琁不想人們把森記當作玩貓的寵物店,希望人家為愛書而來。
30多年,這裏聚合過許多作家,但更使她珍惜的是書客。《七千零七夜戀戀書廊》記敘了不少關於書客的故事,記敘了阿琁如何為每一個書客介紹適合他們看的書。這裏有幾十年來一個個具體的香港人的故事。
2014年盛暑將盡的深夜,作者趙良駿與阿琁及另一個書店成員阿東聊天,阿東對城市的未來悲觀,考慮為孩子讀書而移民,他說,「書店在香港沒得做」。阿琁說自己「不懂規劃,只想做好每一天。我會一直做下去。」「前陣子腦裏常有個畫面,若干年後,書客進到這店,會見到一個銀髮婆婆,已做不動了,她終於可以坐下在店裏安心看書。」她想一下又說:「除非有一天,這城市變得有人來到這店指著說,你這張紙,那句話,不能貼。」她臉色認真:「到那時,就會認真考慮。貼一張紙、某句話的自由空氣也萎縮時,或許就要另找自由空氣之地了。」
作家和書客的流動,編織成香港30多年的風俗畫頁。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七千零七夜戀戀書廊》
作者:趙良駿
由 敦煌出版社 出版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你點睇?】有學者倡60至65歲以下長者之2元乘車優惠,設每月補貼上限700元,你點睇?►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