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17/11/2015

悲哀只可適當而不可過度

  今天介紹英國作家莎士比亞的一段話:

 

  「適當的悲哀表示感情的深切,過度的傷心卻證明智慧的欠缺。」

 

  生活在十六、七世紀的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1616年)已無須介紹了。他的劇作中有無數關於人生的精警語句,這裏所引的是其中之一。

 

  每一個人都會經歷人生的生老病死,在個人生活圈子中尤其是親屬關係中,也一定有許多生離死別。對於無可避免的親友去世,特別是自己親愛的人去世,每一個人都免不了會哀傷。多數人隨著歲月的洗刷而接受現實,逐漸讓悲傷淡化,但也有的人由於與死者的相互依靠的關係無法擺脫,而一直在悲哀中沉湎,無法恢復正常的生活。

 

  莎翁在以上這段話中,說明人的悲哀只能夠「適當」而不能夠「過度」。因為我們必須接受生離死別是人生的必然;而生離死別的發生卻往往是偶然的,或可以說是無常的。因此,感情的深切固然會對親人離去哀傷,但既然這是人生的必然,就應該使哀傷控制在「適當」的程度。如果過度哀傷,無法走出哀傷,無法過沒有了死者的自己的日子,那就證明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智慧。

 

  當然,這些話說來容易,作為當事人就總是難以放下的。我幾十年前寫過一句話:每一個人都有足夠勇氣忍受別人身上的痛苦。意思是:如果痛苦發生在自己身上,就缺乏勇氣忍受了。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上很難相通的。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Festive Cheer is in the air

You May Also Like
#Reading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