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2-09-20

習近平外訪首站哈薩克玄機

  上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首次出國訪問,第一站便是哈薩克,國際媒體都在猜測當中有何意義。事實上,中國和哈蕯克有著重要的地缘價值。

 

  從哈蕯克最大城市阿拉木圖開車到中國的新疆邊境,只有四至五小時車程,而位於此邊境的霍爾果斯 (Khorgos) 口岸,將令哈薩克與中國的經濟關係拉得更緊密,這就是中國所提出的「一帶一路」重要樞紐。

 

(iStock)

 

  連接歐亞兩個大陸的哈薩克,乃是是世界十大產油國之一,同時也盛產鈾礦,蘇聯時期已被視之為能源重地,農業亦一樣豐富,可謂是得天獨厚。可是,脫蘇獨立後,新政府重能源而輕農業,更開放門戶,爭相來到哈國投資的外商,有百分之九十都是集中在能源產業上,中國更是表表者。

 

  隨便一位哈國人,都可以拉著我細數中國在哈國的「無處不在」,最顯而易見的是加油站,由中石油經營的,在阿拉木圖已佔了五分之一。至於中石油於一三年收購哈薩克斯坦PK石油公司,曾令國際社會觸目。

 

  此外,哈國的天然氣管道、鐵路、高速公路,都是中國來建造。中國貨品更是避也避不了,活像要把哈國的日常用品包起來似的。有見及此,已從中國移居到哈薩克的哈族人,無論是勞工也好,知識分子也好,都會經營小規模民間貿易,就是把中國和哈國之間的貨品運來運去,以圖增加收入。

 

  一位哈國經濟學家慕丹史羅夫( Kairat Moddashov) 這樣告訴我,中國要在俄羅斯的「後花園」擴展其勢力,當然會引起後者的反彈。或許中國有點幸運,碰上俄羅斯經濟現亦正陷經濟危機,又正遭西方制裁,要抵抗中國亦缺乏國力,而哈薩克人民對這兩國也不無提防之心。

 

  至於中國對中亞的投資布局藍圖,尤以在哈薩克,在計劃上真是非常龐大,龐大得令哈薩克人有點生畏。他們有過被蘇俄帝國統治的經驗,因此他們也防中國可能會變成另一個俄羅斯。

 

  近年,由於全球糧食短缺,哈薩克努力回歸農業,引起中國莫大的興趣。事實上,哈薩克本來有「中亞糧倉」之稱,為世界第八大小麥出口國,只是政府過去太集中在石油產業上,令農業基礎設施嚴重滯後,未能充分發揮優勢。

 

  可是,哈國政府正面對巨額財政赤字,在農業發展上又急需資金,因此便修改了土地法,允許外國人租賃哈薩克農用耕地,從十年提高到二十五年;至於哈薩克人,他們也能更方便購買農用耕地。

 

  當地農民對政府提出的土地法並不信任,他們憂慮開放土地後,外國大財團會與在哈國搶地,波及到他們的原有土地。他們口中的外國人,也就是中國人。他們擔心土地改革將使中國人可以更容易租用哈薩克的土地,讓他們有機會在哈國土地上開枝散葉。

 

  無論如何,大家都在搶糧食,中方企業正在哈薩克大力投資農業項目,所涉及的資金高達十九億美金。換言之,中國所推動的「一帶一路」,不僅在於公路和鐵軌,同時也廣及至牛肉和番茄醬等領域,原油更不在話下。哈國的天然資源和農業已成為中國欲搶佔先機的領域,難怪習近平今次前往烏兹別克出席上合組織峰會之前,高調訪問哈薩克。

 

  不過,「一帶一路」不僅要跨越哈國人的處處防範,或許俄羅斯以現在的國力,只能對中國擺擺姿態,但土耳其在哈國的影響亦無遠弗屆。哈國人這樣形容他們這三大鄰國:中國是朋友、俄羅斯是好朋友、土耳其則是我們的親戚,哈族人與土耳其人有著同一個根源:突厥根源,我們尤如兄弟。」

 

  而中國在外也一直不善於經營軟實力,因此中國對哈薩克的影響可能只限在商務、貿易等經濟基础上,而不是最重要的上層建築,可是這方面才是真正影響力的所在。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情緒勒索任何關係均有機會發生 如何走出情緒勒索循環?► 即睇

更多容我世說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哈薩克 #大國博弈 #中國 #俄羅斯 #一帶一路 #習近平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