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7-06-02

香港會否終究垃圾圍城?

  政府推出了一個名曰「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的方案,計劃在2019年下半年正式實施,到時家居垃圾一定要用指定的收費垃圾袋盛載,每人每公升垃圾平均收費0.11元,估計1個3人家庭每月要因此多付30至44元左右。

 

 

 香港都市固體廢物的問題,長期困擾政府和港人。(iStock)

 

  從經濟學角度看,這個方案貫徹用者自付原則,方向值得支持。垃圾造成對社會的污染,但生產垃圾者一般不會理會此等社會成本,用簡單的垃圾袋收費方法向他們討回處理垃圾的成本,既符合多生產垃圾便要多付錢的原則,當中涉及的交易成本也不高,我沒有理由反對。其實早在十多年前,當廖秀冬仍是負責運輸與環保的局長之時,她便曾委託我寫過一份關於廢物循環再造的經濟分析報告,我便曾建議過類似的方案。

 

解決方案須多管齊下

 

  對垃圾袋徵費雖然正確,但我對它是否足夠解決香港都市固體廢物(Municipal Solid Waste,簡稱MSW)問題,卻較為悲觀。早在2002年,我便與MSW結緣。除了上述我撰寫的報告外,那年廖局長突然來電,說香港的垃圾問題很嚴峻,還有幾年,所有的堆填區便會用完,政府一定要早日設法破解此逼在眉睫的困境,所以會成立一個委員會制定方案,並叫我當此委員會的經濟小組主席。我一聽這確然是民生大事,不敢不從,一做便做了5年。

 

  這5年內開過不少會,政府也外聘了一些顧問公司建議不同的對垃圾處理的技術方法。據我印象所得,對付垃圾的主要方法不外是堆填區、焚化、循環再造、源頭減廢、化學處理,及運到外地的堆填區。猶記得當年委員會作出建議後,廖局長已離任,人走茶涼,沒多久,新任的環保負責人似又成立了另一委員會制定相關政策,後來又有人找我開會,討論的問題與細節竟與數年前的幾乎一模一樣,看來早一屆委員會的5年工作是白廢了,整個過程又被重複。

 

  我一直相信解決MSW,不能單靠一個方法,要多管齊下。上述的化學處理耗地甚多,不合港情,至於運垃圾到外地,現時鄰近地區經濟已騰飛,誰肯接收香港的垃圾?堆填區一直是香港用的主要方法,而且技術日見進步。我家面對著一個早完成任務的堆填區,上面覆蓋的泥土早已綠草如茵,夾雜著一些樹木,在適當天氣下,頗有瑞士雪山風光的感覺,環境不錯,但香港面積有限,在垃圾不斷產出的條件下,持續性頗成問題。至於循環再造,香港一直也有做,但大多數垃圾恐怕無法再造成有用的物品,仍要待處理。

 

  政府現在提出的源頭減廢政策可以起到多大的效果?若參考台灣與南韓的情況,似乎效果頗大,但我們若看一看香港的官方數據,卻可能不應太過樂觀。2002年,港人平均每天生產的MSW共1.4公斤,當中的家居廢物共1.11公斤。到了2011年,經過當局及市民的努力下,MSW已降至1.27公斤,家居垃圾則已跌至0.84公斤,成績也頗為顯著。但成績的背後,也可能顯出不少潛力已經用掉。到了2015年,MSW已回升到1.39公斤,家居垃圾亦輕微上升到0.88公斤。垃圾袋收費主要針對家居垃圾,從2002年的1.11公斤到2011年的0.84再升回0.89公斤,是否意味著此政策已無多少可發揮的空間?

 

另一方法是用焚化爐

 

  當然另有一方法是用焚化爐。此方案當年的委員會曾熱烈討論過。事實上,日本、台灣、新加坡等地近半或過半的垃圾都是靠焚化處理,而且現代的焚化科技,早已發展到無污染的地步,所以才被不少國家樂於採用。但在事事政治掛帥的香港,某地一建焚化爐,幾乎必有人抗議,事實上有無公害不一定是他們的焦點,心理上的不安或是怕影響樓價才是他們真正反對的原因。

 

  這本另有一法,便是到某個荒涼的離島去建焚化爐,當年所知,是香港的每一離島都有特定的環保規劃,建焚化爐必有環保團體誓死反對。後來,我從唐英年口中得知,此規條其實並不那麼死板,可以有點鬆動。現在政府不提焚化,很可能是不夠政治能量推動此事,但從港人的角度看,垃圾不斷出產,終會垃圾圍城,環保人士腦筋僵化,怎辦?

 

轉載自: 晴報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更多雷鳴天下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垃圾收費
沒有相關資料。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