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0Text: 杜子中
因地制宜的非洲初創企業
說起肯尼亞,大家可能會想到動物大遷徙或東非大裂谷。其實肯尼亞不是只有動物看,它是東非的經濟和金融中心,初創企業很蓬勃。有不少風險投資公司進駐那裏,公用工作空間和孵化器近年不斷增加。
那非洲的初創企業與香港和歐美的有何不同?我覺得有八成類近。大家都是以科技為主,不搞實業,而是開發新科技去解決本土問題,要盡可能本土化產品;同樣要融資,去覆蓋一個大區域。另外兩成不同之處是,基礎建設和科技網絡發展水準的差異所造成的產品思維的不同。
就用發生在我身上的小故事來說明吧。我在內羅畢上下班都是靠Uber,有天我坐上車,見司機開車後一直焦急地看手機,不停地按。原來他想在手機上開啟計程,但因沒有網絡而無法開啟。情況就像在香港搭的士,司機忘記開咪表,愈遲開收到的錢愈少。結果15分鐘後,我到達目的地時,司機的手機網絡仍未通,這種情況下他整個行程都無法收錢,但最後我還是按市價支付了車費。
在香港,斷網斷電基本上不會發生,但在很多非洲國家則很平常。故當初創企業在設計產品時,就要考慮當地的科技水準。例如在港有個叫SnapAsk的問功課App,用戶把功課影相發給導師,請他解答問題。肯尼亞也有類似的App,但使用的技術卻仍是手機短訊(SMS),學生用SMS發送問題,導師也用SMS回覆。
又例如去年香港的八達通終推出P2P payment,即朋友間可利用手機號碼來轉錢,而肯尼亞九年前就有個叫M-PESA的系統能做得到。它也是一個基於SMS的系統,我試過在iPhone上使用M-PESA,整個介面的感覺如同回到以前純文字的DOS模式,若你在輸入幾個指示過程中不小心出錯,是沒有一個「上一頁」的按鍵可讓你改正,只能全部重新輸入。
雖然這種所謂網上銀行與在香港見到的差天共地,但它使用手機短訊卻非常適合肯尼亞的實際情況。試想一下,在距離首都五個小時車程以外的農民,用一部好像我們以前使用過的Nokia 3320那樣的手機,也能在瞬間把錢轉到遠在首都的賣家,經濟運轉因此而變得方便得多。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TikTok美國禁令生效前大批「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你認為該現象會否對中美文化交流帶來正面影響?特朗普暫緩禁令後小紅書熱潮會否持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