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5
慢活在世外桃源——峇里島(三)
在幾乎清一色伊斯蘭教的印尼,為甚麼會還有峇里島這樣一塊印度教的「飛地」呢?這得從1千年前說起。
神秘的印度教「飛地」
大約公元10世紀時,印度文明影響全東南亞,印度教及佛教開始經過爪哇島傳入峇里島。1515年,伊斯蘭教強勢地進入爪哇,伊斯蘭的淡目王國興起,別的宗教遭受滅頂之災,於是很多印度教精英如僧侶、貴族和藝術家逃往峇里島,由此開始造就16世紀峇里島印度教文明的繁榮時代。
1550年,峇里島建立了第一個王國。此後的幾百年間,峇里島曾經數度被爪哇島的王國統治,有的時代則是自成一個由本土貴族統治的小王國。
到了20世紀初,荷蘭殖民主義以武力侵吞印尼,峇里島土著在抗爭無效之後,選擇大規模集體自殺,1906年登巴薩王室貴族們為尊嚴而幾次採取自殺的莊嚴儀式,幾乎全部死在荷蘭軍隊面前,現在登巴薩市政廣場的紀念碑即是紀念此事件。慘烈的自殺事件在歐洲引起震動,迫使殖民者實行較人道的統治,峇里島的傳統文化特色也因此能夠保持下來。
直到1949年,荷蘭撤出印尼,峇里島成為獨立後印尼的一省。
我在第一次遊峇里島時,曾擔心印度教教規和嚴厲的種姓制度是否會使人不自在,但觀察了峇里島的社會生活,已讓我釋懷。與印度正統的印度教相比,峇里島的印度教顯得比較平易近人,印度教信仰的三大神:焚天Brahma、濕婆Shiva、毘濕奴Vishnu,在峇里只是「虛擬」的形象,神壇(Meru)上並不一定要供奉神像,最重要是每天誠心禮拜。
峇里島的傳統舞蹈和音樂富有民族特色,自然也成為雕刻藝術的題材
源於印度教的階級制度,在峇里島雖然存在,但溫和而圓融的峇里人對於種姓制度不像印度人那般嚴苛認真,而且遣詞用語也不必謹守地位高低的規矩,不論階級一律以禮相待。
烏布—峇里島文化的發祥地
第三天,我們驅車到峇里島中部偏南的烏布(Ubud)。那裡是峇里文化的發祥地,素有「峇里島文化的心臟」之稱。
烏布曾經是峇里的都城,至今還完好保留了始建於十六世紀的烏布皇宮Puri Saren Agung,所以到烏布來旅遊的人沒有不到皇宮的。
烏布一共有10座皇宮,其中以Puri Saren Agung皇宮最出名。這座皇宮共有60間房屋,主要的宮殿內,用精緻細膩的手工雕刻和貴氣逼人的金箔裝飾。現在,皇宮裏面大約有一半開放給遊客參觀,其中一部分房屋改成了旅館;另一半仍居住著皇族的後裔,但是他們如平民一樣需要自己努力工作來謀生。我想,在旁邊擦身而過、看起來同我一般平凡的「路人甲」,說不定就有皇族後裔。本來想試一試住皇宮旅館的滋味,感受昔日峇里宮庭生活的情調,不過聽說價格昂貴,對於我來說已是非份之想,只好打消這念頭。
在烏布皇宮,每天下午七點半開始,還可以欣賞到峇里島本土特色的傳統舞蹈表演,如迎賓舞、假面舞等。因為我們還要去參觀別的景點,所以不能待到那麼晚。
烏布是全島最具藝術氣息的地區,是本土藝術家的聚集地,這裏有許多美術館和木雕工作室,烏布以南的馬斯木雕村、巴杜布蘭石雕村等,都是有名的藝術村,在此可以看到藝術家當場創作,精美的雕刻藝術品隨處可見,正中我的口味呢!我們花了不少時間看藝術館、畫廊、木雕館,在這充滿峇里風格的藝術長廊內漫步流連。我特別欣賞富有鄉土氣息的繪畫,也知道早在十九世紀末的後印象派時期以來,峇里島的藝術風韻迷倒了不少西方的造型藝術家,其影響非常深遠。一些歐洲畫家甚至不遠萬里來到這個藝術之島長住,為的是吸收峇里藝術的養分。有的人還娶峇里女為妻,不辭長做峇里人。
在烏布皇宮沒有來得及看的峇里傳統舞蹈,我們在一個劇場裏得到補償。那是著名的舞劇《巴龍》(Barong),在複雜的劇情中,包含了一些經典的峇里舞蹈,特別是峇里民族特色的獅子舞和峇里仙女姿態婀娜的雷貢舞(Legong)等古典舞蹈。
《說說心理話》身體唔舒服查唔到原因?周身痠痛疲累?可能係患有心身症!點解原生家庭會長時間影響一個人?點樣脫離循環?►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