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0/2024
祝你不必勇敢!性小眾不求關注,只想平凡過活,感受社會的善意
剛過去的周末,台灣舉行了同志遊行(PRIDE PARADE)。
別人喜歡哪個性別,生理或心理又屬於哪個性別,明明與我無關;然而,我對於愛情就是莫名地執著,期望每個人都能愛到心底想愛的人,做到內心想做的自己,不用遭受到不必要的打壓和歧視。儘管偶然會與持相反意見的人「討論」得面紅耳赤,但我仍然希望能夠表明自己的立場,站在族群旁邊予以支持。
在Threads任意逛了一圈,找到很多關於他們的有趣故事……
有位太太網購了一條裙子,可惜尺碼太小,她本人穿不下,於是這條裙子便落到了丈夫身上。你沒看錯,丈夫屬於生理男,心理女,日常會作女裝打扮,而他喜歡的也是女生。由於兩夫妻都是髮型師,經過妝造,幾乎沒人會看得出這位美女 (aka丈夫) 其實是男兒身。走在街上,他們無疑是一對女同性戀伴侶,但事實上,他們已誕下了兩名子女。這樣的關係,到底是同性戀抑或異性戀?我想,他們會說,他們的愛情不需要別人來定義。
世界很大,愛情不一定以我們認知的模樣出現,但無論你接受與否,愛就是愛,你永遠無法改變愛的本質。
另一位喜歡作男生打扮的女同性戀者說,她在路上看到一對父女,小女孩想跟她問好,在旁的父親就輕聲問女生:「該稱呼你哥哥還是姊姊?」,「都可以」女生也沒忸怩。她想了一想,慣常別人跟她說話都會直接用女性的稱謂,但這位父親大概是尊重她的感受,才會先詢問她的意願。女生很感激這位父親的貼心,而對於小女孩來說,這亦是一種接納多元文化的身教。
別以為台灣通過了同性戀婚姻法,就等於當地人對於同性戀的接受程度很高。曾經看過一對男男情侶說,他們來香港旅行時,才發現香港普遍不會對男男牽手有太大的歧視,相反他們在台灣本土反而更加忌諱。慚愧了!我們香港人真的那麼開明嗎?才不,香港人大概是習慣冷漠,只要不妨礙他生活、不影響他的利益,任你嫁給餐枱也好,椅子也罷,他們都不會浪費時間去給予多餘的反應。
我從討論區看過一個帖文,有網民說他對同性戀的厭惡,是源於社會逼他接納同性戀,否則就會被標籤為「恐同」。想一想,這是個有趣的邏輯問題,而前提是,你該認為「恐同」是個負面標籤吧!同性戀呢?如果在你眼中是正面的話,大概也不覺得是被逼接納,對不對?當你連一個「恐同」標籤都受不了,請想想你是性小眾的一員,你的日子將要怎麼過?
我看到遊行隊伍當中有這樣一句口號:「祝你不必勇敢」。
這就是為甚麼他們需要站出來的理由。性小眾在現今社會依然是一個議題,依然無法享用作為普通市民應有的權利。他們被宗教視為被魔鬼控制的人,也被指責是古怪病毒的根源。
承認自己是性小眾,確實需要很大很大的勇氣,鼓勵他們勇敢爭取、勇敢做自己,還不如期望社會大眾對他們公平一些,讓他們不必勇敢,不必留在同溫層,也可以感受到宇宙對他們釋出的善意。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