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7/2016
外國學瑜伽比較吃香嗎?
筆者上回介紹的Yoga Retreat,有令大家心動嗎?心動不如行動!它不失為一種新興的旅行體驗。趁著夏天,大家不妨為自己計劃一個享受陽光與海灘的Yoga Retreat,探索自己身體潛能之餘,盡情與大自然玩遊戲!
今次,我將會介紹另一種海外瑜伽體驗,它不單單是供大家洗滌心靈和初部體驗瑜伽的旅程,它兼備考取瑜伽導師資格(Yoga teaching training program)的課程,是另類「Training Holiday」。香港人最常去的幾個Yoga Teaching Training地方為印度、泰國、峇里等等。Yoga Teaching Training不同於普通的Yoga Retreat,大家選擇地點的時候,不應只著重該地點的「吃喝玩樂」價值,最值得研究的當然是其師資和課程內容,傳統印度的也不一定是最好,不要見到「印度」兩字就不加思索去報名。另外,要小心考慮當地的氣候及當地的食物,因為生活作息習慣一下子轉變(Yoga Teaching Training頗刻苦),水土不服時有發生。友人的親身經驗:旅程途中,全團人食物中毒,又被當地不老實的「團長」無故收取額外費用,那是一次非常不愉快的體驗。最後,我建議大家一定要在出發前問清楚負責人有關膳食和住宿安排等等,了解每樣東西的收費、行程安排,讓自己有兩手準備。如果可以,請自己帶備吃慣的藥物。
要比較印度老師和本地老師的分別,可參考:《瑜伽拜師,跟印度老師定本地老師?》
其實,香港也有不少提供teacher training的瑜伽學校啊,那為什麼要老遠飛去,甚至辭職去外地學瑜伽呢?根據我個人的猜測,不排除當中滲入了中國人式嚮往「隔離飯香」和「浸鹹水」的心理作用,如覺得回流的外國大學畢業生在職場上會比較吃香一般。我在這專欄所持有的立場向來都是中立,我不會吹捧或批評任何一種受訓方法。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我一向強調的是,不論國藉、膚色、受訓的地點如何有差異,最重要的只是你對教學有沒有熱誠。證書或銜頭是重要,但最核心的價值還是閣下的教學方法和態度。一顰一笑,一言一語,別人當下沒說出口,但其實他們的心裡是感受得到的。我們要仔細聆聽別人說出口的話,但更多時,我們需要仔細聆聽別人沒說出口的話,後者當然屬於更高層次了。
假如你尚未擁有最基本的瑜伽導師資格(200小時的瑜伽師資),甚至沒完成基礎課程就貿貿然參加這一種Yoga Teaching Training,並懷有「一石二鳥」的心態,希望透過非常密集式的數天/十數天課程,順手考獲導師資格,我確實不太建議。沒錯,考取的資格都是受到認可的,但博大精深的瑜伽知識,豈能透過數天時間便可以傳遞?(更讓人害怕的是,我知道坊間有「買證書」的例子,如買學位一樣,瑜伽導師資格,付錢就可以完成了。)
另外,一名準導師,最在意的課程內容,理應是瑜伽式子(Asana),那即是關乎身體的柔軟度、體能和平衡力等等。那我想問,如果你完全沒基礎,利用這麼短的時間,難度你的身體關節真的可以被砍掉重練?擁有數十年教學經驗的瑜伽大師尚且要一段長時間才能把身體鍛練得爐火純青。我無意批評,但短短十數天所教的課程,其實所學的是非常皮毛的,你需要時間好好消化。另一個問題是,這類Yoga Teaching Training可以非常刻苦,每天都要做大量瑜伽動作,一天幾堂,對體能而言,絕對是重大的考驗。因此,我不建議沒有基礎的人貿貿然去這類Yoga Teaching Training,可能上篇文章提到的Yoga Retreat較適合你(詳見《厭倦日韓台血拼之旅?來一趟洗滌心靈的Yoga Retreat》)。
老話兒: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那Yoga Teaching Training究竟適合甚麼人參加呢?已有基本瑜伽導師資格的準導師/導師,我建議你在考獲200甚至500小時資格幾個月後(不要馬上,先消化已學的)再去外國進修,「浸一浸」,把已有的知識鞏固,把已學的瑜伽式子(Asana)深化,繼而吸收別人灌輸給你的新知識,學一些另類的熱身技巧(這比final pose更重要),了解別人的一套哲學等等。集各家之大成,再慢慢鑽研出自己的一套,這肯定事半功倍。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