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2/2016
集體決策比個人更易出錯
自有人類以來,決策都是由群體做出的。在現代社會裏,決策由公司、律師事務所、學校董事會、宗教團體、政府和國際組織制定。在眾多情況下,人們會組成或大或小的群體來制定決策。就像俗語所說的;「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四個人會比三個人好,五個人又更好。如果來個一百人、一千人,那麼事情肯定會很順利。但是否真的這樣呢?
二十世紀美國哲學家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說過:「任何人的知識和推理能力也是有限的,沒有人能夠曉得別人所有知道的東西,或是做出和大家一起討論時相同的結果,因為討論是一種結合資訊和擴張論點的方式。」但群體的品質真的會優於少數優秀的個體嗎?群體會結合資訊和擴張論點嗎?企業有達到這種境界嗎?那政府官員呢?可惜的是,人類的歷史常常顯示,群體無法發揮他們的潛力。相反地,很多群體竟然做出蠢事,像是把錢投放在注定會失敗的產品上;錯失大好機會;發展出失敗的行銷策略;……。
.為甚麼團隊的決策比個人更容易出錯?
.為甚麼多數決反而作出錯的決策?
.為甚麼公司把錢投放在注定會失敗的產品?
.為甚麼政府一意孤行推動早知道會民怨沸騰的政策?
.為甚麼一群聰明人會擬定出失敗的策略,而錯失大好機會?
曾任美國白宮資訊與法規辦公室主任的哈佛大學教授凱斯.桑思坦(Cass R. Sunstein)和芝加哥大學教授雷德.海斯蒂(Reid Hastie)說,這是「團體迷思」,並合寫了一本書去破解。
桑思坦和海斯蒂合著的書名為:《破解團體迷思:如何把團隊變得更聰明,讓集體決策更有智慧?》(Wiser: Getting Beyond Groupthink to Make Groups Smarter)。
作者在書中指出,「資訊錯誤」和「社會壓力」是造成團體無法發揮集體智慧的兩大元凶,會衍生出四大問題:
1.無法糾正錯誤,反而放大錯誤:
2.盲目從眾,讓團隊深陷「模仿效應」;
3.團體極化,大家採取比原先更極端的立場;
4.只把焦點放在「大家已經知道的事」,而忽略少數人擁有、但尚未分享的關鍵資訊。
該如何防範這四種問題,讓集體決策更加精準?兩位作者根據多年的實證研究,提出了不少具體的破解團體迷思的方案。1,盡量別說好聽的話,小心大家太過樂觀。2,決議的過程中,領導人要多提問,盡量保持沉默,讓更多資訊有浮現的空間。3,藉由觸動某些聯想,來影響人們的行為,鼓勵批判思考。4,舉辦獎金大賽,廣邀群眾提供意見,往往能帶來突破性的創新。5,運用「德爾菲法」,即用匿名方式,彙整所有人的意見等。
其他的方法,還包括角色指派、觀點互換、指定唱反調的人、指定敵對的團隊。
有企業營運者讀了這本書後說:「原本應該要達成溝通或決策目的的會議,卻成為少數人發言的場合,與會者也許帶著電腦滑著手機沒有投入參與,或者雞同鴨講無法達成共識。而應該要完成的決策,不是隨著會議時間到了而不了了之,或最後還是老闆說了算。到底原因是甚麼?難道要讓群體產生效率決策真是不可能的任務?本書提醒讀者如何避免落入無效的群體溝通迷思,進而提出如何讓群體發揮智慧的有效招數。」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破解團體迷思:如何把團隊變得更聰明,讓集體決策更有智慧?》
作者:凱斯.桑思坦 以及 雷德.海斯蒂
由 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
(天地、商務、三聯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