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02/02/2016

認知悲觀和心願樂觀

  今天介紹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史懷哲的一句話:

 

  「我的認知是悲觀的,但我的心願和希望是樂觀的。」

 

  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生於1875年,死於1965年。

 

  史懷哲是德國擁有神學、音樂、哲學及醫學四個博士學位的通才。他的哲學以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為倫理基礎,他相信這就是他對人類作出最偉大的貢獻。他認為西方文明因為慢慢放棄肯定生命為倫理基礎,所以變得腐化。尊重生命的倫理應強迫對每個願意活著的生命有同樣的尊重。縱使有時環境不容許,也不應抱失敗主義觀念。因為願意活著會促使自我更新。1913年他在中非西部加蓬建立叢林診所,其後創立史懷哲醫院,從事醫療援助工作。1939年至1948年,他一直留在中非加蓬。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三年後,即1948年,他第一次返回歐洲,但仍然不斷往返中非,直到1965年逝世那年為止。他尊重生命的哲學和在非洲的身體力行,使他獲得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

 

  前面引述史懷哲的話,第一句是他對人類社會的觀察,由於物質文明進步而導致人類社會不停追求物慾,慢慢放棄了啟蒙時期尊重生命的倫理基礎,趨向墮落,因此他對這種現實感到悲觀。他的心願和希望是人類有一個更新的有深度的文藝復興和人道啟蒙,他期盼人類對自己在宇宙中的生存有更深的醒覺。這種對真理的信賴,使他樂觀。人生的悲觀是事與願違,人生的樂觀是心中對真理和願望的永不放棄。

 

  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特朗普指不排除使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你認為言論會否加劇美國與盟友間的不信任?► 立即投票

Festive Cheer is in the air

You May Also Like
#Reading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