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18/11/2021

神秘且悚然的面紗,是天生的罪犯溫床?從一幢建築,看香港社會縮影、市民生活現狀

  最近剛接受某媒體邀請,以建築及室內設計角度講益豐大廈,在過程中自己也對這幢完美代表70年代的產物有更深入的了解。講「益豐大廈」,也許你未曾聽過,但只要說「土瓜灣天台水箱藏屍案」,你可能會「哦!」一聲。這是大部分人對於位處土瓜灣的益豐的唯一印象,但在做資料搜集時,翻查舊報紙紀錄才發現,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

 

Keith photo credit Mill Milk

 

  土瓜灣天台水箱藏屍案根本不是發生在益豐大廈,而是土瓜灣另一幢大廈的天台,正因這個錯誤傳聞,才為益豐大廈多年來蒙上了一層神秘又恐怖的面紗,然而即使這事件非發生在益豐,90年代震驚全港的「屯門色魔」林國偉也曾在大廈中犯案,足以證明大廈本身的建築結構是導致其成為犯罪溫床的一大原因。

 

 

 

  益豐大廈的入伙年份為1972年,原址為「益豐搪瓷公司」及「香港金錢牌熱水瓶廠有限公司」的廠房。抗日戰爭前期,不少內地廠商南下設廠,當中包括益豐搪瓷廠和金錢牌熱水瓶廠,這就是益豐的前身及名字由來。益豐大廈是70年代典型的建築物,同期包括鰂魚涌怪獸大廈,建築風格相類似,密集絕對是予人的第一印象。

 

 

 

  益豐大廈由四座建築相通而成,通道四通八達,屬今時今日罕見的E型建築,而每幢建築獨立來看,則是回字形建築,外圍為窗,每户大門都朝向中心,即是天井式設計,四面是四通八達的走廊。從街外望向益豐大廈,絕對看不出如四合院的格局,這種設計的目的是當時的發展商為了用盡每一吋空間,在僅有的發展空間中,擠壓出最大的用處。從天井向上望,大廈頂層有梯級的斜面設計,為同年代的「街影法」特色,佐敦仍然有不少同類型建築。政府在1969年加入這條建築物條例,希望以樓頂斜面的設計讓街道得到基本的陽光照射和保持空氣流通,但此法例隨著後來的高地價政策放寬,並於1987年正式廢除,也引發後來的屏風樓熱潮。單單一幢大廈,就能看到香港建築的發展和演變。

 

 

  大廈用途也能看出當時的社會發展縮影。益豐大廈屬當年流行的綜合用途建築,混合工商住功能,樓上是住宅,而樓下則有各式各樣的小商舖,在70年代的土瓜灣很常見。60、70年代土瓜灣輕工業發展蓬勃,定位為商住兩用的益豐大廈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山寨廠,形成了互相依存的工業及生活圈子,加上大廈本身已是小社區,食肆、中西醫、洗衣店、髮廊、教會、佛堂、賓館、老人院……地下大堂外更有私家路,方便車房營運,實屬一應俱全,是擁有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

 

 

  隨著經濟發展,製造業息微,益豐則演變成劏房集中地。益豐大廈本身已有約800多伙單位,後來有單位更被劏成三間劏房出租,人滿為患,加上大廈建築相通,走廊四通八達,出入口眾多,猶如無掩雞籠,閒離人等容易出入,自然品流混雜,令罪犯容易匿藏。

 

 

  甫進入大廈,已可感受其狹窄的格局,明顯在建造時對觀景及其他方面考慮全屬次要,盡用空間才是首要條件。一條又一條的走廊是大廈給我最強烈的印象,走在大廈的陰暗的走廊與後樓梯,不難想像多年來曾經發生過在這大廈的人和事,的確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著名作家西西於土瓜灣成長,她曾這樣形容益豐大廈:「這地方本來是塘瓷廠和熱水瓶廠,以相關語『一味靠滾』和『認真好胆』著名。」,可見益豐大廈非浪得虛名。

 

 

  其作品《美麗大廈》以土瓜灣70年代的大廈為藍本,建築與益豐大廈甚為相似,故事中的梅麗大廈,每層都有走廊,描繪出該年代樓宇的特色,以及對走廊的想像,從這狹窄空間道出當時香港小市民生活的現狀。每天走在窄長又不見盡頭的走廊上,營營役役地生活著,似乎看不見將來,但其實走廊同時是出路,幻想有一天能走出困局,還是要靠自己努力,其實是很獅子山下的精神。

 

 

  從70年代走來,這幢大廈見證了香港的發展,是部編年史,不單是建築,還有經濟發展,更是社會年代交替。有人說:「如果牆會說話。」,其實益豐大廈屹立至今,以它的建築結構每天靜靜地,為大家娓娓道來這個地方的歷史和故事,不單是益豐大廈的,更是香港的。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Jazz Up Your New Year

You May Also Like
#土瓜灣故事 #建築故事 #如果牆會說話 #70年代建築 #西西 #益豐大廈 #土瓜灣 #建築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