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5/2024
劉以鬯《陶瓷》:透過刻畫收藏石灣陶瓷的狂熱,窺探被慾望駕馭的人生
近月籌辦白事,過程充滿繁文縟節,不期然多了思考人的慾望與衍生的榮辱。加上整個五月,人在澳洲,隔岸觀種種人事,感受深刻,在於消逝與無常,每天發生,無非是常態,可惜我們大部分時間受困於自己的腦袋思想,與自我中心主義,與人無尤。出門前,匆匆帶上一本書,隨機選上劉以鬯的《陶瓷》同行。新版(或復刻版)去年書展推出,除作400本限量發售外,每天派籌,每冊附有精美設計藏書票,以及用劉以鬯生前印章矜印,難怪甫出版便成藏書家心頭好,我也慶幸托在出版社工作的文友購藏一本,而伴隨我這趟越洋旅程的,卻是1979年由香港文學研究社出版,收入《海外文叢》書目的初版。
《陶瓷》是一本劉以鬯刻畫人性與慾望的小說,文氣樸素,語調自然。書中一句話反覆出現在小說中——「現在不買,將來即使有錢也未必買得到!」,猶如現代人炒樓炒股,或鼓勵購藏「一期一會」的藝術品——一股熱忱、一絲貪婪,加上煽惑的「朋友」,成功催化慾望,小說由此亦充滿時代氣息。
新版別冊特別收錄劉以鬯生前的陶瓷收藏品,印證著《陶瓷》這本小說得以完成。小說的時空設定在1967年至1972年間,當然還有劉以鬯多年蒐藏瓷器方面的功夫與研究,絕對不亞於他在小說《對倒》(電影《花樣年華》的靈感原型)考證郵票收藏那樣——蒐集源自興趣,卻隨著蒐集的過程,逐步直視我們追尋慾望的本質。它不時擺來盪去,有時顯得重要,有時逼著我們(或小說中的人物角色)妥協。總之,在物質面前,大部分人動彈不得,均受百般煎熬,為擁有這個那個而死去活來,偏在八苦中,又不自知。
當然,這個「陶瓷」並非現在充塞在社交媒體上的「當代隨性創作」,而是標記著60年代文革背景下,香港曾經成為僅存石灣陶瓷的流散地。有一段日子,其價格忽然出現一種無定向的升降,引致真貨與贗品此起彼落,巿場出現假冒的景德鎮「三星」,或如小說出現加了釉彩的江西黄雙龍大鍋,收藏家遭受巨額虧損,而「提子」當年尚未出現,慾望早已橫行。
劉以鬯先生一生筆耕不輟,編校嚴謹,創作研究不相伯仲,五十年代後扎根於香港,是一位佔重要席位的南來文人,更積極推動文學發展。在《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的文學紀錄片裏,除了近距離感受他在太古城的生活日常外,也獲悉他用八十餘年間,寫下逾六千萬字作品,以小說為主,例如我喜歡的《他有一把鋒利的小刀》,以及拍成電影的《酒徒》,屬意識流的中文文學先驅,其他作品兼具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色彩,又偶有散文問世,若有緣碰上,值得一讀。
新版《陶瓷》幸有別冊,補添李維陵及梅子撰寫的評論,引導讀者思考,收藏的美好與痛苦,讓人不禁納悶——慾望盛衰如秋葉,然而,人無癡,真不可與交乎?人若太癡,又該親近嗎?《陶瓷》 於1979年成書,45年後散心時在Adelaide Botanic Garden捧讀,仍覺創意豐腴,照見五藴,側面寫出被慾望駕馭的人生,或終究一片虛無,把它列入現代中國小說中與別不同的新穎題材創作,並非過譽。
樂本健【雙11感謝祭】雙重優惠、多買多賞►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