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簡介 | ||||||||||
- 集團主要在中國從事鋰離子電池製造業務,產品包括車用動力電池、儲能電池、船舶電池及航空電池。 - 集團採用標準化電芯、打造平台化電池包系統並通過差異化電化學體系實現性能差異化。集團已開發多款三元 、磷酸鐵鋰電池產品。 - 車用動力電池產品涵蓋電芯、模組、電池包、電池管理系統,適用於純電動汽車(BEV)、插電式混合動力 汽車(PHEV)、增程式電動汽車(EREV)及混合動力汽車(HEV)等各類車型,其中BEV電池產 品乃集團主要銷售收入來源。 - 儲能電池產品組合涵蓋電芯、模組、系統和電池簇,提供從電芯到系統集成的一站式服務,亦提供用於儲能場 景的電池模組及電池包,包括風冷電池包、液冷電池包、電池簇、戶外櫃和集裝箱,覆蓋發電、商業、工業及 戶用儲能等應用場景。 - 集團的客戶主要為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 - 集團的生產基地主要位於江蘇省常熟市。 | ||||||||||
業績表現2024 | 2023 | ||||||||||
- 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增加23﹒3%至51﹒3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虧為盈,錄得股東應佔 溢利9101萬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加2﹒6倍至7﹒48億元,毛利率上升9﹒6個百分點至14﹒6%; (二)動力電池:營業額增長38﹒9%至46﹒64億元,佔總營業額90﹒9%,其中,鎳鈷錳三元材料 電池營業額減少6﹒3%至13﹒57億元;磷酸鐵鋰電池營業額則增加73﹒2%至33﹒07億元 ; (三)儲能系統:營業額下降32﹒3%至2﹒13億元; (四)其他:營業額下跌48﹒3%至2﹒53億元; (五)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1﹒99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總額為 40﹒14億元。流動比率為0﹒88倍(2023年12月31日:0﹒71倍),資產負債比率( 負債淨額減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除以資本加負債淨額)為25﹒2%(2023年12月31日: 26﹒4%)。 | ||||||||||
公司事件簿2025 | ||||||||||
- 於2025年3月,集團業務發展策略概述如下: (一)計劃分兩期於常熟市建設新的生產基地,其中一期及二期的總產能分別為10﹒0GWh及 15﹒0GWh,預期分別於2025年10月前及2026年12月前完工,目標是於2026年底 前將總產能擴大至50﹒5GWh; (二)計劃持續拓展電池產品在更多場景及細分市場的應用,進一步豐富電池產品組合; (三)計劃專注於超級快充技術、新型電池材料及全固態電池的研發領域,以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 (四)計劃透過與國內主機廠合作,將電池搭載到其出口車型上,並進一步開發海外客戶,實現電池產品的直 接出口,以拓展海外市場。 - 2025年4月,集團發售新股上市,估計集資淨額9﹒28億港元,擬用作以下用途: (一)約7﹒42億港元(佔80%)用於產能擴張; (二)約9280萬港元(佔10%)用於研發; (三)約9280萬港元(佔10%)用於營運資金。 | ||||||||||
股本變化 | ||||||||||
| ||||||||||
股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