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22-02-24

【預算迴響】畢馬威:派一萬消費券符期望 政府明確無意放寬辣招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布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畢馬威中國稅務合夥人何家輝回應預算案時指,政府預計2021/22年度錄得盈餘為189億元是一個「開心的驚喜」,雖然預期2022/23年度將會錄得財赤,惟他相信這只屬短暫性,因為其後的年度將會恢復盈餘。他續指,當年沙士時本港連續4年錄得赤字,而當時財政儲備為2000多億元,而目前政府預期財政儲備將有逾9000億,甚至預期將會有過萬億元儲備,相信港府「可以做多啲嘢」。

 

(資料圖片)

 

  他將本港財政狀況與新加坡相比,今年新加坡財政錄得赤字,但仍然向市民派發最多拆合最高9000港元,因此本港在有盈餘的情況下,派發消費券符合市民的合理期望。他表示,政府料於4月派發第一期5000元電子消費券,所需時間較對上一次縮短,相信是因為政府已有派發經驗。這亦符合行政長官預期疫情最快於4月有所紓緩的預測,料可產生協同效應。

 

  他認為,消費券是一個幫助社會復甦的手段,而且不會恒常化,相信疫情過後市民的期望會有轉變,或希望政府可發放現金。而恒常手段要視乎長遠的公共收入,如可以考慮薪俸稅調整。

 

政府明確表示未有意向調整其他辣招 做法較透明

 

  對於政府計劃修訂按揭保險計劃,申請樓價上限提升至1200萬元。何家輝指出,本港樓價一直受到「辣招」壓制,疫情下樓價未有大跌,反而有輕微上升,顯示市民有上車需求。而政府提供了一個正面信息,明確指出暫未有意向調整其他辣招,是次做法較明確及透明,相信有助市民作出置業決定。

 

引入累進差餉制度不會對財政收入造成很大影響


  對於政府就住宅物業引入累進差餉制度,他預期,加幅可為政府帶來7億元收入,料雖然不會對本港財政收入造成很大影響,但可帶出「能者多付」的概念。他表示,這個概念在稅制中很普遍及可以落實執行的方案,政府表明不會調整利得稅和印花稅,是一個明確的信息,表明疫情下個人及企業均受到影響,因此不想加稅。

 

  對於就業方面,部分行業如餐飲業及旅遊業的失業率較高,他建議政府可推出針對性的補就業計劃,因為部分餐飲業界指出「防疫抗疫基金」對它們的幫助不夠全面,建議政府密切關注行業狀況。

 

撰文:經濟通採訪組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財經熱話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