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4-06-25

股神師兄教投資

  吃各方美食,老饕嗜「正宗」;看功夫片,故事中也有不少「爭做正宗」、「打出正宗」的情節。那麼,投資呢?巴菲特的「哎吔」同門師兄施洛斯(Walter J. Schloss, 1916-2012年,見副文)跟巴老的投資套路,有沒有甚麼分別?

 

  同樣師承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1894-1976年),施洛斯「打」出的「價值投資法」可能會比巴菲特保守,其「心法」其實很簡單,守於「唔好蝕」、「不要輸錢」的底線。

 

  「未諗賺,先諗輸」,不少投資者都懂,施洛斯怎樣成功實踐、具體執行,才是寶。2008年,施洛斯應加拿大一家商學院的教授邀請,暢談了他的做法和心得,而這也是他唯一傳世的投資智慧。

 

買負債少的公司

 

  施洛斯認為價值線(Value Line)能夠提供過去10至15年的數據,非常有用,建議投資者要善於利用。施洛斯說,投資者透過電腦,便可查看數據,從而判斷公司的好與壞,而不必與公司的管理層有甚麼交流。

 

  在「不要輸錢」的原則下,施洛斯建議投資者,要買不虧蝕的公司,即要買「有下跌保護」的公司。至於能賺多少,他說「就順其自然好了」。所謂「有下跌保護」,就是負債不多的公司,相信炒股者近年看到內房股表現,已深有慘痛體會。

 

在「不要輸錢」的原則下,施洛斯建議投資者買不虧蝕的公司。(網上圖片)

 

  施洛斯說,公司管理層往往人都會很好,所以不必交流。他覺得自己根本就不了解人,只看數字,而不是看人,尤其是若公司沒有負債,或負債不多,就會非常安全。

 

  要挑債務不高的公司,秘訣是:看年報。年報可先從大股東、董事持股多少看起,再看公司的財務狀況如何。施洛斯認為,公司負債高,哪怕是公司的經營情況最後都因高槓桿財務而好轉,也不應買。

 

  施洛斯不喜歡有負債的公司,因債務會給人帶來許多麻煩,他建議投資者買資本結構簡單的公司。他舉例說,如果一家公司,因想收購另一家公司而大幅舉債,便不妥當。

 

揀選創新低的股

 

  從年報中,投資者可知道公司的背景和歷史,包括管理層持有若干份額的股票,公司是否有較長的歷史、做甚麼生意等,便可知道公司的過去和現在。若公司陷入困境,股價便會低迷,甚至下跌,但施洛斯反而認為,以更低價買入是好事。

 

  施洛斯解釋,股票經紀通常不會叫你買「當頭跌」。假設客戶以30元(美元.下同)買入,當跌至25元時,經紀往往不會叫你再買,「溝淡貨」。但當股價再跌至20元時,經紀只會說,股已跌了三分之一,但就再無建議。

 

  不過,其後若稍升近價,例如25元時,經紀便會叫客戶沽貨。其實,股跌了後沽,才是投資者的「困境」。施洛斯透露,他的止賺位是股價升50%,自言若以30元買股,當升至50元時,他也會沽出,又說即使價升至200元,他也不在乎。

 

看價值看淨資產

 

  當被問及股價跌了,如何判斷那是不是個「價值陷阱」,股價能否升回來時,施洛斯說,他喜歡價格低於淨資產(即「總資產減去總負債」),以及負債很少的股票(公司),無力還債的便會破產。施洛斯指借錢總會令人很憂慮,所以他會盡可能避免買債務高的股票。

 

  施洛斯一再強調,看公司價值,要看年報中資產負債表的情況。他舉例說,一家公司出現問題,可能是產品做得不太好,投資者便可能因此而不買。但如果公司淨資產低於市價,而經營業績良好,投資者就要有一定的信心,尤其是債務低,加上管理層本身持有相當數量股票的公司。施洛斯說的「安全邊際」,其實即是公司的淨資產遠高於股價,加上大股東肯持股。

 

  「有這樣的安全邊際,雖然不保證判斷正確,但我覺得公司有實在的東西,若價格低到一定程度,就會有人願意收購這家公司。」施洛斯說,只要管理層有意願把公司經營好,他們便與股東的利益站在同一線上。不過,他提醒投資者,有一些原因導致公司陷入困境,例如因原材料質量被人控告,涉及訴訟,就不要買。

 

不懂不買,股勝於債

 

  談到分散投資,施洛斯就行業和投資工具兩方面,簡單而言是:1. 行業(板塊)不懂就不買;2. 股比債好。他說明知電腦業前景好,但瞬息萬變,他不懂,故寧願買金寶湯(CBP),因金寶湯屬傳統產業兼有歷史。

 

  施洛斯說,除非買高息債券,否則投資債券,賺不了大錢,因只有利息收入,反觀股票卻會有增長。他又說,持債券發達的不多,大多是繼承了債券,而不是憑債券賺錢,但買對了股就會好成功。

 

  講實際,一碟餸只有好不好吃之分。同樣,功夫也只有打得與不打得之別,哪有正宗不正宗的?看施洛斯的「功夫」,簡單直接:揀股,揀負債少、財務穩、無官司、管理層正常的公司。至於他耍的與巴菲特耍的誰較「正宗」?有何分別?就真是黑貓白貓了。

 

. . . . . . . . . . . . . . . .  . . .

 

施洛斯姓中帶蝕?

 

  施洛斯19歲便入股票行,由「跑單」做起,其後他想做證券分析員,公司前輩便介紹他讀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後來他又上了格老「證券分析」和「高級證券分析」兩個課程,遂成了巴菲特的「哎吔」師兄。

 

  被譽為「價值投資領域傳奇人物」的施洛斯沒上過大學,但在近50年的投資生涯中,他卻為公司股東取得了16%年複式回報率。與巴菲特相比,施洛斯的持倉更為分散,強調「安全邊際」,他愛在公司或行業陷入困境、股價下跌時,買入一家公司。

 

  打趣說,施洛斯的姓氏中含「虧蝕」(SchLOSS),命中犯煞,可能是他牢記「唔好蝕」的原因。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情緒勒索任何關係均有機會發生 如何走出情緒勒索循環?► 即睇

更多缸邊隨筆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財金大勢 #缸邊隨筆 #投資 #施洛斯 #股票 #巴菲特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