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1/2025 17:38
《宏觀有法-艾西亞》2025年中國會擺脫低通脹嗎?
《宏觀有法》中國經濟放緩伴隨著日益明顯和持久的通貨緊縮壓力,主要原因是國內需求不
足,迫使中國更加依賴外部市場來維持經濟增長。最新發布的2024年12月通脹資料證實了
這一令人擔憂的趨勢,這引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2025年中國能否擺脫極低的通脹水平?
當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整體維持低位,但服務部門和商品部門之間出現了明顯
的反差。事實上,過去十年服務價格指數增速始終處於結構性下降過程,但自2020年以來,
其走勢趨於穩定。相比之下,商品部門經歷了相當大的波動,但近期卻呈現較為明顯的下降。總
體而言,自 2023年商品平均價格處於負增長狀態,2024年底依舊呈現零增長。
這一狀況引發了人們對商品產能過剩的關注和擔憂,尤其是這一現象對中國和全球其他地區
的潛在影響。日益明顯的通縮趨勢,也引發市場關於中國是否會「日本化」的擔憂。
*商品和服務價格的反差反映了政府的新增長模式和策略*
服務價格與商品價格出現不同趨勢,實際上符合一般的經濟增長模型規律,即隨著家庭財富
的增加,家庭傾向於向服務業分配更高比例的消費。然而,就中國而言,這種差異也反映了政府
的政策偏好。中國政府支援工業、特別是高科技產業,對傳統服務業的培育則相對較少。
例如,在商品部門,運輸車輛的價格下降最為顯著。價格下降吻合市場競爭加劇的現狀,尤
其是隨著新的電動汽車(EV)製造興起,這一領域的競爭更加激烈。
服務業價格快速增長反映了醫療、旅遊和教育等相關行業的工資穩步增長。相比之下,服務
業的租金下降,表明房地產業在經歷了危機後尚未恢復元氣,需求大幅下跌。此外,通信和郵政
服務的價格也有所下降,這一趨勢可能歸因於政府大力支持資訊科技(ICT)行業。
*展望:由於基數較低,商品價格可能反彈,但服務價格將受到工資增長放緩和財富效應的壓力
*
2024年CPI基數非常低,可能會為2025的通脹增長提供一些支撐。對於服務業來
說,關鍵是家庭收入增長。疫情期間的限制放開後,從2023年開始家庭收入增速一直在上升
,但2024年出現放緩。2025年通脹情況,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可支配收入的變化,以及政
府實施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力度。在去年12月的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國政府已經表示會致力採取
更為寬鬆的立場,但目前措施的具體細節尚未公布。
然而,通脹趨勢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影響因素。首先,政府政策更傾向於支持工業生產,而非
服務業,這一策略在2025年不太可能改變。如果高端製造業的供應仍然超過需求增長,那麼
商品部門的價格就會持續承受下行壓力。進一步而言,2025年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將會加劇,
中國出口可能面臨更大挑戰,外需是否可持續也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最後,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後的經驗表明,資產價格與生產者和消費者價格之間存在惡性循
環,可能會加劇中國的通貨緊縮前景。住房需求暴跌減少了建築需求,導致相關產品價格的大幅
下降。同時,通脹疲軟削弱了家庭投資資產的動力,這可能會對消費者行為產生更廣泛的影響。
財富下降可能會進一步削弱消費信心,給通貨緊縮問題增添另一層擔憂。
*結論*
總體而言,2024年的CPI基數應該會為2025年的CPI提供一定支撐,但至於上
浮空間有多大,取決於中國政府會多大程度上實施更具擴張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來支持家庭收
入和國內消費。我們預計,如果政府的刺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放鬆,2025年中國CPI
有望從今年的0﹒2%溫和上漲至0﹒8%。然而,如果刺激措施離市場預期有差距,而且政府
的產業政策短期內沒有較大調整,那麼通脹上行可能變得很緩慢。《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
濟學家 艾西亞、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 徐建煒》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足,迫使中國更加依賴外部市場來維持經濟增長。最新發布的2024年12月通脹資料證實了
這一令人擔憂的趨勢,這引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2025年中國能否擺脫極低的通脹水平?
當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整體維持低位,但服務部門和商品部門之間出現了明顯
的反差。事實上,過去十年服務價格指數增速始終處於結構性下降過程,但自2020年以來,
其走勢趨於穩定。相比之下,商品部門經歷了相當大的波動,但近期卻呈現較為明顯的下降。總
體而言,自 2023年商品平均價格處於負增長狀態,2024年底依舊呈現零增長。
這一狀況引發了人們對商品產能過剩的關注和擔憂,尤其是這一現象對中國和全球其他地區
的潛在影響。日益明顯的通縮趨勢,也引發市場關於中國是否會「日本化」的擔憂。
*商品和服務價格的反差反映了政府的新增長模式和策略*
服務價格與商品價格出現不同趨勢,實際上符合一般的經濟增長模型規律,即隨著家庭財富
的增加,家庭傾向於向服務業分配更高比例的消費。然而,就中國而言,這種差異也反映了政府
的政策偏好。中國政府支援工業、特別是高科技產業,對傳統服務業的培育則相對較少。
例如,在商品部門,運輸車輛的價格下降最為顯著。價格下降吻合市場競爭加劇的現狀,尤
其是隨著新的電動汽車(EV)製造興起,這一領域的競爭更加激烈。
服務業價格快速增長反映了醫療、旅遊和教育等相關行業的工資穩步增長。相比之下,服務
業的租金下降,表明房地產業在經歷了危機後尚未恢復元氣,需求大幅下跌。此外,通信和郵政
服務的價格也有所下降,這一趨勢可能歸因於政府大力支持資訊科技(ICT)行業。
*展望:由於基數較低,商品價格可能反彈,但服務價格將受到工資增長放緩和財富效應的壓力
*
2024年CPI基數非常低,可能會為2025的通脹增長提供一些支撐。對於服務業來
說,關鍵是家庭收入增長。疫情期間的限制放開後,從2023年開始家庭收入增速一直在上升
,但2024年出現放緩。2025年通脹情況,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可支配收入的變化,以及政
府實施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力度。在去年12月的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國政府已經表示會致力採取
更為寬鬆的立場,但目前措施的具體細節尚未公布。
然而,通脹趨勢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影響因素。首先,政府政策更傾向於支持工業生產,而非
服務業,這一策略在2025年不太可能改變。如果高端製造業的供應仍然超過需求增長,那麼
商品部門的價格就會持續承受下行壓力。進一步而言,2025年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將會加劇,
中國出口可能面臨更大挑戰,外需是否可持續也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最後,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後的經驗表明,資產價格與生產者和消費者價格之間存在惡性循
環,可能會加劇中國的通貨緊縮前景。住房需求暴跌減少了建築需求,導致相關產品價格的大幅
下降。同時,通脹疲軟削弱了家庭投資資產的動力,這可能會對消費者行為產生更廣泛的影響。
財富下降可能會進一步削弱消費信心,給通貨緊縮問題增添另一層擔憂。
*結論*
總體而言,2024年的CPI基數應該會為2025年的CPI提供一定支撐,但至於上
浮空間有多大,取決於中國政府會多大程度上實施更具擴張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來支持家庭收
入和國內消費。我們預計,如果政府的刺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放鬆,2025年中國CPI
有望從今年的0﹒2%溫和上漲至0﹒8%。然而,如果刺激措施離市場預期有差距,而且政府
的產業政策短期內沒有較大調整,那麼通脹上行可能變得很緩慢。《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
濟學家 艾西亞、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 徐建煒》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