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5/10/2024 11:19

《宏觀有法-艾西亞》中國銀行業:經濟放緩和干預令盈利能力承壓

  《宏觀有法》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中國的銀行業也受到了明顯影響。房地產市場信心低
迷、需求疲軟、投資情緒謹慎、人口趨勢和監管變化帶來的結構性變革等,這些挑戰正在對經濟
產生連鎖反應。中國銀行業資產規模居全球首位,2023年達到57萬億美元,相當於GDP
的325%。中國經濟與銀行業之間的關係密切而複雜,瞭解二者之間的雙向影響對於研究宏觀
經濟趨勢和金融穩定性至關重要。
  由於經濟放緩以及銀行業承擔著配合政府政策的角色,銀行利率下降、資產增長放緩,由此
導致的淨息差收窄可能成為新常態。銀行是關鍵的貨幣政策工具,從歷史上看,在利率較低的情
況下,銀行利潤增長通常是通過資產的快速擴張來保障的。但如今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
  從銀行業收入來看,投資收入是唯一的支柱,多年來增長速度最快。相較之下,貸款利息收
入預計將會快速放緩。非利息收入趨勢企穩,主要來自證券交易收益,這也與投資相關。從支出
來看,定期存款利息支出激增、沒有足夠的資產增長是一個難題,銀行正嘗試遏制非利息支出增
長。儘管資產質量存在一些擔憂,但用於撥備的資金量一直保持穩定,這可能是保護盈利能力的
短期解決方案。
  貸款利息收入低迷源於信貸需求疲軟。截至2024年8月,社會融資總額同比增速從
2023年及之前的10%以上放緩至8﹒3%。消費者和商業信心減弱影響了按揭貸款需求和
私人投資,貸款增長持續減速。
  M1收縮超過5%,家庭和企業將資金投入流動性較差的資產,例如定期存款。企業活期存
款快速減少,反映了利潤增長放緩和去槓桿的趨勢。中國上市公司的淨利潤在2022年和
2023年連續兩年都收縮3%左右。我們預計2024年只會略有改善,利潤增長在1%左右
,遠低於2017-2021年15%的歷史平均水準。
  周期性通縮以及結構性問題(例如老齡化)帶來的持續通縮將導致利率下降。銀行面臨的困
境是無法完全以同樣的幅度降低融資成本。即使有降准等政策支持,利息支出佔利息收入的比重
仍可能繼續上升,2024年達到75%的新高,高於2017-2022年63%的平均水準

  銀行業唯一的利潤支柱-投資收入主要由中國國債增持推動,這是所有類型中增長最快的。
2023年政府相關投資佔總資產的14%。在投資方面,雖然製造業和基礎設施行業仍在快速
擴張,但房地產疲軟仍然是主要拖累因素。投資增長主要來自公共部門,這可能是由於國有企業
融資能力增強,以及一些私營企業去槓桿的結果。由於與其他借款人的需求差異,可以說在一定
程度上中國銀行業愈來愈多地服務於公共部門。
  中國銀行業的表現是實體經濟的一面鏡子,反映了更具挑戰性的宏觀環境。從金融部門的角
度來看,淨息差收窄和資產增長放緩表明,通貨緊縮和市場情緒低迷的風險可能比表面上看起來
的要大。老齡化等結構性問題的壓力也可能導致利率進一步下降。為了穩定經濟,中國銀行業可
能需要承擔更多責任,同時利潤率可能會下降。然而,利潤率並不是未來唯一的問題。房地產、
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和償債能力等,這些重點議題對中國宏觀經濟、銀行業和金融穩定都具有重要
意義。《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師 艾西亞》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活力健康 迎新年】維柏健B+C維他命 激抵買低至$99► 了解詳情